SoErgo V3.0人机工程分析功能可视性分析

在SoErgo V3.0中创建任务仿真后,可以进行多种人机工程分析。今天我们来介绍第一种分析功能——可视性分析。可视性分析经过多个版本迭代,现在已经具有多个子功能,包括视锥分析、障碍域分析、反射域分析、覆盖域分析、色域分析、目标可视性分析。


视锥分析通过设定视角与视距的参数,生成可视的包络范围,支持线框模式或面模式显示,同时SoErgo V3.0中设置了常用的视距与视角的参数,如最佳可视、有效可视等;障碍域分析是根据数字人体当前眼点位置与遮挡模型的位置及角度,计算生成被模型遮挡的视野范围;反射域是根据数字人体当前眼点位置与反射面的位置及角度,计算生成反射后的视野范围。

覆盖域是根据数字人体当前眼点位置与覆盖平面的位置及角度,计算生成覆盖平面上的可视区域与被遮挡区域,并计算可视率。
色域分析是根据人体的周边视觉和色域识别参数,绘制人眼对不同颜色敏感的色域范围。可以看到人眼对白色光的色域范围是最大的,黄色次之,接着是蓝色,红色和绿色,绿色的色域范围最小。
目标可视性分析主要目标模型的可视状态,分为全部可视、部分可视与不可视,在部分可视的情况下,还可以计算出目标模型的可视率。

用户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需求,设置视距和视角的不同参数,从而生成相应的可视视锥,验证可视目标是否在视锥范围内;障碍域分析帮助用户查看数字人体被遮挡的视野范围,如在设计仪表板布局时,要尽量将重要的信息显示在被方向盘遮挡的范围之外;反射域分析帮助用户查看反射后的视野范围是否满足应用需要或特定法规要求,如汽车后视镜法规;覆盖域分析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查看数字人体在覆盖平面的可视状态,如汽车A柱对于覆盖平面可视情况的影响;色域分析主要考察人对不同颜色敏感的色域范围,因此可以应用于警告信号设计布局,保证警告信号的视觉目标保持在其相应颜色的色域范围内;目标可实现分析帮助用户判断目标模型的可视状态,如在做拆装分析时,被拆装零件是否被数字人体可视,并在零件上绘制可视与不可视范围。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需求,选择适合的可视性分析方法。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