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实现如下目的:
1)核安全应急救援知识教学
基于核电站具有复杂性,高技术密集性和核安全的风险性,为保证核电站安全与经济的运行,电站都非常重视相关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形成员工终身培训制度是核电站的主要任务之一。
2) 核事故应急救援虚拟训练
在实验准备阶段,应该能设定事故应急救援任务,模拟出事故所在的设备,位置,事故类型等初识信息,产生接近现实的环境因素和应急场景,快速生成人机交互界面。
3) 核事故救援及抢险设备的半实物模拟
应该能够逼真地模拟出厂区内需要操作设备的功能,包括设备尺寸、外观、布局;显示对象的颜色、形状、行为等并与真实系统保持一致;正确识别用户的各种操作并作出正确响应。
4) 核事故应急救援数字化考核
实验结束以后,要对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及参考其他评价准则库,可以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
5) 多人协同人—机—环核事故应急演练
虚拟人的人体测量学参数能按照实际操作人员的人体测量学参数可调;虚拟仿真系统与外设装备实时对接,采集数据能实时地驱动操作部件以及虚拟人的肢体动作进行虚拟仿真,并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仿真系统能够逼真地模拟出操作过程中的空间限制以及碰撞检测;系统内操作人员有多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因此仿真系统还能支持多虚拟人实时协同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