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模块化生产系统(MPS)教学长期面临设备成本高、拆装灵活性差、实验时间受限等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河北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基于MakeReal3D平台,开发了一套沉浸式MPS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虚拟仿真系统功能构建与技术实现路径
系统采用UG软件构建高精度三维模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复现MPS的八大单元模块,实现设备认知、自由拆装、多站组合搭建及生产工艺仿真等功能。通过头显与光学定位系统助力学生在虚拟环境无限制实验操作。设计以“虚实结合”为核心,依托MakeReal3D平台的高效开发能力,实现了从三维建模到功能集成的全流程优化。利用UG软件对MPS设备进行精准建模,并通过MakeReal3D的轻量化处理和可视化脚本功能,快速构建了可交互的虚拟场景。硬件上,采用Optitrack运动捕捉系统实现虚实空间精准对齐,保障低延迟与高精度操作。功能模块包含人机交互界面、模块化系统搭建、手动/自动虚拟拆装及运动仿真,学生可通过VR手柄自由抓取零件,动态验证生产线布局合理性。
教学效果评估与多维度应用场景拓展
实验数据对比200名学生测试结果,凸显虚拟系统教学优势:A组平均得分87.6分,实验时间45分钟;B组平均得分80.3分,耗时70分钟。系统支持自主探索学习,动画录像与脚本控制功能直观展示拆装顺序与工艺流程。其应用场景广泛覆盖设备认知、工艺设计及多人协同实验。学生可自由组合单元模块搭建生产系统,验证加工流程。研究团队还利用MakeReal3D集群渲染功能,将实验场景投送至3D高清大屏与多台客户端,支持多人协作操作。测试表明,学生通过沉浸式交互,不仅加深了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的理解,还显著提升了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虚拟仿真在教育领域的未来与研究
该研究作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为工程类实验教学提供新思路。系统通过低成本、高灵活性的虚拟仿真,解决了传统教学资源不足的痛点,同时以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系统交互细节,拓展更多工业场景应用,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提供更高效的工具支持。